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4093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 2013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当时接受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并配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短,平均出血量较少、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感染率较低、产妇VAS疼痛评分较低、新生儿阿氏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自由体位分娩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产妇产程,降低胎儿窘迫率及感染率,减少产妇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风险。

    [关键词] 自由体位分娩;人性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18-03

    随着产科观念的发展,目前产科普遍提倡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等护理服务理念[1]。产科人性化护理服务即助产士从临产到整个产程结束的过程中对产妇全程陪伴并指导产妇正确分娩,同时给予产妇精神鼓励、心理安慰,尽量缩短产妇产程,减少产妇疼痛感,提高产妇满意度[2]。自由体位分娩是WHO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手册中提倡的分娩方式,通过自由体位能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为此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月对产妇使用自由体位分娩同时结合人性化服务,让产妇能在尽可能少的痛苦下完成自然分娩,并获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根据患者当时接受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28岁,平均(25.6±3.8)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38.5±4.8)周;对照组年龄为20~29岁,平均(25.8±4.2)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8.9±5.2)周,两组产妇均无产科并发症,平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程护理,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分娩情况。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并结合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产前护理:助产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热情接待产妇,并对产妇介绍院内各种仪器、缓解产妇对陌生环境的压力,了解产妇需求及情况。同时产妇进入产程后应严密观察产程,向产妇提供分娩的相关动态信息,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对于分娩紧张的产妇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产妇将心理的想法表达出来,让产妇充分感受到受人尊重及重视感觉。(2)营造舒适的环境:为产妇提供舒适、温馨、宁静、安全、整洁、尊重的环境,产房的色彩应柔和、协调,当产妇进入产房后可为其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让产妇心情放松。(3)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产妇可选择舒适自由体位,如坐位、站位、室内漫步、跪位,同时允许家属陪伴,让产妇充分感受来自家人的关怀,减轻产妇分娩的紧张感。护理人员应及时督促产妇排尿,确保膀胱空虚。(4)自由体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可对产妇应用中医理论,并对患者使用合谷穴、压人中等方式加强患者宫缩,促进患者产程的发展。当产妇宫口扩张8~9 cm时,可鼓励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如蹲位、坐位、跪位、站位、坐卧位。接生时可对产妇采取坐卧位、蹲位,此时助产士采用左手按压胎头,从而控制胎儿娩出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应给予产妇人性化服务,指导家属配合同时增加产妇信心,提高产妇顺产率。(5)第三产程处理:此时产妇分娩后大多数感到疲惫,因此可让产妇采取俯卧位,常规处理胎盘,对会阴切口进行缝合,检查软阴道,正确指导产妇喂哺,让产妇能尽早产奶,增强母婴的互动,增进母婴间的感情。(6)鼓励产妇进食,确保营养:产后应合理指导产妇补充营养,以满足产妇生理需求,促进产妇泌乳。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感染率、VAS疼痛评分、新生儿阿氏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评分。VAS评分:根据疼痛程度依次分为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产程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出血量较少、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感染率较低、产妇VAS疼痛评分较低、新生儿阿氏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分娩属于健康、自然、正常的过程,人性化分娩服务的宗旨就是让产妇分娩过程回归自然[3]。自由体位分娩就是让产妇在舒适的体位状态下自然分娩,让产妇分娩过程中尽量减少痛苦,增强产妇分娩自信心。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为产妇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有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自由体位分娩包括蹲位、站位、跪位,通过上述体位能让子宫离开脊柱走向腹部,促进胎体向其移动,改变胎头与胎儿脊柱的角度,使得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且有利于产妇用力方向与垂直方向一致[4]。在分娩过程让产妇择舒适自由体位,如室内漫步、蹲位、直立位等,室内漫步将有利于产妇骨盆径线增大,从而使得产道向下拉直,增加胎儿的顺应力,有利于胎儿下降及旋转[5]。蹲位有利于产妇体重坐骨结节内的肌肉收缩,并向两侧分开,使得股骨外展及骶骨下部后移,有利于胎儿下降及选择,从而增加自然分娩率[6]。直立坐位可使得产妇身体重量作用于坐骨结节,从而增加骨盆出口直径,因此通过自由体位能缩短产妇产程,有利于增加自然分娩率。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短,从而说明舒适的体位能缩短产妇分娩的时间。产程的缩短能减少胎儿在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因此观察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产程缩短能减少产妇分娩中的出血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出血量为(125.8±12.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6.3±1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初产妇大多数出现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而导致产妇产程延长,增加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娩过程中良性条件介入将有利于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紧张、害怕的心理。通过改变产房环境,包括颜色光线、产房整洁度、视角效果,让产妇在舒适、柔和、温馨的环境中分娩将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同时来自家人的关怀尤其是丈夫的关怀,能增强产妇的分娩的信心。在产房中播放一些轻音乐将有利于缓解产妇紧张的心情,而且舒适、柔和的音乐有利于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感,本研究中观察组VAS评分为(5.82±0.89)分,对照组VAS评分为(7.63±1.21)分,两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尽量让母婴同室可促进产妇能尽早产奶,增强母婴的互动,增进母婴间的感情。

    综上所述,对自由体位分娩产妇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将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减少产妇分娩疼痛感及出血量,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提高产妇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王会民.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8):145-146.

    [2] 金小玲,朱卫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0(2):156-157.

    [3] 娄丽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9(8):228-229.

    [4] 崔保军.临产产妇全程护理干预对分娩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9,13(2):456-457.

    [5] 刘念稚,徐岚,张家康.特殊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33(5):469-470.

    [6] 刘金敏.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22(5):365-366.

    (收稿日期:2013-04-07), http://www.100md.com(吴艳慈)